需求背景
《國務院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國發〔2018〕16號文)的出臺,提出了以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升國有企業效率為中心,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的要求。目前工資總額管理存在如下問題:工資總額與經營業績不匹配、工資能升不能降;工資總額——(“糧票”)始終不夠、提升核心崗位的薪酬外部競爭力缺乏來源;企業與監管部門的博弈、集團公司與下屬二級企業的博弈等。
針對2015年推動的新一輪收入分配機制改革,通過市場決定、政府監管“兩只手”調控收入水平,實現收入的增長與企業經濟效益增長和效率的增長保持同步。為此中智咨詢提出了“1個基礎+6定”的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模型,即以分類管理為基礎、從管控模式、總額基數、效益聯動、調節機制、對標體系和監管機制六個方面,搭建以經營效益為導向、以行業對標為手段工資總額管理體系,促進企業最終實現“用工市場化”、“水平市場化”、“效率市場化”。
分類分級
根據企業分類差異化設置工資總額機制,根據管理規范性差異化授予工資總額管理權限
規范管理
根據工資總額新政,建立規范的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機制
價值導向
下屬企業從“要工資”變成“掙工資”,充分調動企業自主性與積極性